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模范引领 时代楷模|2025济宁马拉松观礼模范嘉宾介绍(二)

时间:

在时代的宏大舞台上,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以非凡的坚守与付出,铸就了不凡的功绩,他们是各行业的模范代表,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坚守中铸就辉煌。2025济宁马拉松起跑仪式设立观礼台,践行"奔跑致敬模范"的理念,邀请济宁市英模、劳模、道德模范等共同参与,现场为参赛选手鼓劲加油,展示济宁文明城市风采。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杨殿生

助力脱贫攻坚

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济宁样板”

杨殿生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在民政战线耕耘31年,他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连年考核优秀,先后30余次立功受奖。在济宁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指导中心工作期间,他勇于担当作为,以主力军姿态投身脱贫攻坚战役,充分发挥了核对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2月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给予脱贫攻坚记功奖励。探索出“1+6”发展模式,打造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的“济宁样板”,全国部分省份未保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国未保机构建设高级研修班、全国“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项目推进会、全省“护佑成长”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现场推进会相继在济宁召开。

战时一等功臣 卞广夯

1985年浴血奋战,铸就一等功传奇

卞广夯,曾服役于某部敢死队,在1985年12月的作战中,发扬了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光荣传统,为大部队进攻扫除了障碍。救护几十名战友,一人坚守阵地三昼夜,在战斗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一等功臣。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 侯劲松

扎根文艺沃土,谱写荣耀篇章

侯劲松同志自2005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作为出品人先后出品新创大型剧目7部,复排和改编大型剧目6部,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小型剧目20余件,新创作曲艺、小品、歌舞等作品60余件。先后入围国家艺术基金复评18项,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7项,分别为大型儿童剧《梦回三迁路》《荡起双桨》《桂梅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和小型剧目《农家春》《小财会》《灵魂悲歌》以及戏剧编剧《孟母教子》,其中《荡起双桨》被央视三套中国文艺栏目专题报道。获山东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3项,其中《当国歌响起》作为全省入选的三部大型剧目之一,是该项目设立以来济宁市申报作品首次入选,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同时,作品还入选中国剧协重点剧目改稿会1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创作资助2项,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创作项目1项,入选山东省乡村题材优秀文艺作品资助1项。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第一时间创作了山东琴书《万众一心就能打赢这场防“疫”战》,浏览量突破一百万人次;参与创作了系列儿童广播剧《美丽星球》《飞舞的萤火虫》、山东琴书《新婚别》《心系人民》、歌曲《心中的天使》,情景剧《疫往无前》等作品12个,其中多项作品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2019年4月被济宁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首批济宁文化英才称号,2021年11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王辉

“三创三统” 赋能县域医疗新飞跃

作为鱼台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王辉同志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创新运行体系、创新基金分配和统一绩效分配、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的“三创三统”等多项措施的推进和完善,实现了县域医疗卫生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分级诊疗水平、县乡村信息一体化建设、医防融合水平、中医药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的六个提升。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作为省级试点推广,省委主要领导来鱼台县调研时给予高度认可。

管理之余,王辉同志不忘业务,一直致力于儿科临床医疗研究和探索,坚持定期坐诊、查房并指导带教青年医师,年诊疗患儿2000余例,主持或参与救治急危重患儿100余例。多年来,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一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完成的三项科研成果,均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期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理事、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学儿科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卫生保健协会儿科危急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济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获得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医疗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建功济宁先进个人、济宁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济宁市先进工作者、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济宁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