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咬春”好时节,来苏州太湖边踏青寻味

时间: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太湖畔的四月,正是“咬春”的好时节。在这里,香椿头、塘醴鱼、马兰头等春菜正当季,食客们早已循着春鲜的香气而来。

肥美的菜花塘醴鱼 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

“临近清明假期,景区人气逐渐旺了起来,我们也推出了春季新菜单,其中香椿银鱼炒蛋和塘鳢鱼豆瓣最受食客欢迎。目前,清明假期三天雕花楼午宴包厢预定已满。”东山雕花楼市场部经理孙志军表示。

中午时分,走进雕花楼后厨,这里已是一片忙碌。厨师长洪钢将新采的香椿芽焯水切末,金黄的土鸡蛋液裹着翠绿的碎叶,“刺啦”一声滑入热油锅,瞬间香气四溢。“香椿头银鱼炒蛋是春季限定,香椿的鲜、银鱼的嫩,再配上太湖边散养鸡蛋,吃的就是这口‘时令’。”他边说边将炒好的菜装盘,“几乎每桌客人都会点这道菜,但香椿稀少,有时候店里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塘醴鱼搭配豆瓣入汤 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

洪师傅介绍,今年店里春日菜单主打水产与山野时蔬的创新搭配。比如“塘醴鱼豆瓣”——选用清明前最肥美的菜花塘醴鱼,鱼肉细嫩如蒜瓣,豆瓣则是当季蚕豆现剥的嫩芯,入口鲜甜回甘。“塘醴鱼肉质紧实,蛋白质含量高;蚕豆清明前后最嫩,搭配起来既养生又突显本地风味。”洪师傅说。

鲜美的香椿银鱼炒蛋 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

上海游客王女士今天带着家人来太湖游玩,只见她舀起一勺塘醴鱼鱼肉,再配上几瓣青嫩豆瓣送入口中,细细品味,脸上浮现出笑意。“没想到塘醴鱼和蚕豆还能这么搭配,一口就能吃出春意,回家我也要试着烧一次。”王女士说。

春季稀有的香椿头 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

不仅是雕花楼,太湖畔的农家小院也飘散着春鲜的烟火气。光福镇冲山村村民周阿姨清晨刚挖了一篮马兰头,焯水后与香干切末同拌,淋上麻油,便是苏州人春日餐桌上的“标配”。灶台上,一锅腌笃鲜正咕嘟作响,咸肉、鲜肉与春笋在文火中交融,乳白的汤面上浮着几片碧绿的金花菜,舀一勺入口,咸鲜中透着清甜。“春笋要选刚破土的,腌肉是自家腊月晒的,金花菜现摘现煮,吃的就是这口‘土’味。”周阿姨说着,又将一碟酱爆螺蛳端上桌,螺肉肥嫩,嗦一口便满嘴鲜汁。

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春鲜不仅是味道,更是对自然的敬畏。这个春天,不妨来太湖畔,让味蕾与山水共赴一场鲜美的约会。

(苏报融媒记者 朱亚蕾/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