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园林式酒店一房难求!清明假期苏州古城住宿预订火爆

时间:

清明假期临近,苏州古城迎来文旅消费热潮。姑苏区的高端精品酒店预订量持续攀升,尤其是融合园林景观与历史底蕴的特色酒店,成为省内外游客的“心头好”。记者从多家酒店获悉,清明假期(4月4日至6日)期间,姑苏区园林式酒店预订率普遍超过80%,部分酒店热门日期已“一房难求”。

酒店将简约时尚的国际标准与苏式元素结合 平江街道供图

园林式酒店引领消费热潮,传统宅院焕发新生

“推开窗就是庭院流水,仿佛穿越回古代江南!”来自广西的游客李女士提前两周预订平江路的颐和松茂居酒店,但仍未抢到清明当天房源。这家由潘宅改造而成的园林酒店,以“活化利用”为核心理念,既保留了青砖黛瓦、雕花窗棂的江南大宅风貌,又融入了智能温控、环保卫浴等现代设施。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酒店清明节当天已近满房,4月5日客房预订量超80%。”

类似的火爆场景在姑苏区多家园林式酒店上演。观前街有熊酒店以“酷江南”为设计主题,将颜家巷的历史肌理与咖啡酒吧、艺术市集等新业态结合,吸引了大批追求“格调生活”的年轻游客。其本月4日至5日的房源已全部订满,住客可体验“白天逛园林、夜晚听评弹”的沉浸式行程。而钮家巷的姑苏小院·平江里酒店,则将苏式建筑的古朴韵味与现代居住舒适度结合,假期预订量近80%。酒店网络平台的评论区有不少游客感叹:“住在这样的老宅里,不仅能感受‘临水照花’的诗意,还能通过智能设备一键控制灯光和空调,传统和科技的结合太妙了!”

业内人士分析,园林式酒店的火爆源于两大趋势:一是消费者对“差异化体验”的追求,历史建筑改造的酒店兼具文化稀缺性与场景独特性;二是文旅消费从“观光打卡”向“深度旅居”转型,住客更愿意为“住进风景里”的生活方式买单。

酒店一景 平江街道供图

新派酒店与国际品牌抢滩市场,年轻化设计成破圈密码

除了传统园林酒店,古城里的新派设计酒店同样表现亮眼。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艺龙酒店,凭借轻奢风格与全程智能化服务,清明首日预订量超85%。酒店内,游客可通过手机App控制房间灯光、窗帘,还能预约机器人送餐服务。“年轻人尤其喜欢这种科技感与文艺范儿的结合。”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际品牌则通过“本土化融合”抢占市场。观前街希尔顿欢朋酒店作为希尔顿集团在姑苏区的首店,将简约时尚的国际标准与苏式元素结合:大堂背景墙以丝绸画再现古城地图,客房床品绣有松竹梅纹样,清明假期预订量超80%。另一家主打“隐逸文化”的艾豪森美树酒店,则以“树下听雨”为主题,将江南文人十大雅事中的“焚香”“品茗”融入体验服务,假期前两日接近满房。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派酒店的设计均紧扣“年轻化”需求。例如,AC酒店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灵感设计客房,用抽象艺术装置替代传统水墨画;姑苏Moxy酒店融合了工业时尚与传统国风,打造出充满活力的潮流空间;观前街有熊酒店引入了知名餐饮、艺术展览、文化市集、咖啡酒吧等多种业态。相关平台数据显示,酒店订单中25-35岁客群占比超过60%,他们更愿意为“设计感”“打卡价值”和“社交属性”付费。

园林式酒店受欢迎 平江街道供图

文旅融合催生消费新场景,古城酒店业集群加速成型

近年来,姑苏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数据显示,去年全区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890余万人次,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人流量增长超50%,十全街、桃花坞等重点片区焕新蝶变,美罗小奢中心等一批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火热的文旅市场,带动了酒店业快速发展。

姑苏区近年来立足古城特色持续推进特色酒店精品民宿集聚化品牌化发展,深入推进《保护区、姑苏区推动酒店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进古建老宅、古典园林、传统民居与酒店民宿品牌的深度合作。2023年6月,姑苏区成立酒店业发展联盟,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推动行业品牌化、集聚化发展。2024年8月,姑苏区平江街道进一步成立古城特色酒店分会,致力于在古城核心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酒店业集群。

酒店业的繁荣,正在重塑姑苏文旅消费生态。许多酒店跳出“住宿”单一功能,通过“酒店+餐饮+艺术+商业”模式延长消费链条。“酒店已成为古城文旅流量的新入口。”姑苏区平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端酒店集群不仅带动了周边餐饮、购物消费,还通过文化体验项目将游客留在古城更长时间。(苏报融媒记者 李浛芃/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