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会计所疯狂抢项目?中注协最新发声!
4月1日,中注协对新承接上市公司客户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提示风险,称要严守风险底线确保审计质量。
据悉,2022年以来,多家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被相关监管部门给予暂停经营业务或证券业务的行政处罚,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的数量较以往年度大幅增加。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新承接的上市公司客户较多,个别会计师事务所新承接的上市公司客户数量超过原有客户数量的20%,业务规模的扩张对事务所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评估自身胜任能力是否匹配
中注协提示相关事务所要依据自身专业胜任能力承接业务,强化一体化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守风险底线,确保审计质量。
一是依据自身专业胜任能力承接业务。事务所要充分考虑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业务风险等因素,评估自身胜任能力是否匹配;为业务分派具有适当胜任能力的项目合伙人和项目组成员,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持续高质量地执行业务,避免超出胜任能力执业;委派具备适当胜任能力,包括充足的时间和适当的权威性的人员担任项目质量复核人员,其应当是合伙人或类似职位的人员,胜任能力应当至少与项目合伙人相当;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确保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保持独立,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职业判断,严格执行关键审计合伙人轮换要求。
二是强化一体化管理。事务所按《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办法》要求,实现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等五方面的统一管理,投入资源推进新加入人员的整合;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在全所范围内统一进行合伙人考核和收益分配;加强基础性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一体化水平,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标准统一、业务协同、利益一体。
三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事务所要正确理解质量管理准则相关要求,按照风险导向的理念,设计并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质量风险;针对新承接上市公司客户较多的情况,在事务所层面和项目层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在关键质量风险控制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与办法,确保所有质量管理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从机制上防范执业风险,增强抵御质量风险的能力,使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支撑事务所健康持续发展。
首次承接业务的会计所也被重点关注
除了疯狂扩张项目的会计所要注意执业质量,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所也被监管提示审计风险。
今年1月,中注协会同财政部会计司、监督评价局和中国证监会会计司召开监管约谈会,对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5家会计所进行集体监管约谈。
据悉,截至今年1月,备案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所113家,58家为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出具了审计报告。2024年部分事务所被行政处罚,严重的被暂停业务资格,上市公司变更审计机构增多,为事务所参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约谈要求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事务所要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考虑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等因素,评估自身胜任能力是否匹配,审慎承接。
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会计所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财政部《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办法》(财会〔2022〕23号)规定,对新备案会计所,自其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起,原则上前三年内每年检查一次。约谈强调,首次承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会计所要严格按照执业准则规则要求执行业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审计资源投入,保持职业怀疑,做实审计程序,做好项目质量复核,如实出具审计意见,切实履行事务所执业监督职责。
据悉,今年中注协将持续做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工作,年报审计期间,密切关注事务所、上市公司的舆情资讯和媒体质疑重大事件等,适时启动年报审计监管约谈工作,提示审计风险。年报审计结束后,中注协将对年报审计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执业质量检查重点,督促引导事务所强化质量风险管控,提升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