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职和大学牵手,在车间里筑牢职业健康防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刘颖)粉尘检测仪在车间内实时运转,VR设备沉浸式模拟职业危害场景,4月2日,一场融合前沿技术与实操教学的职业健康教学实习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开启。在湖南湘江新区卫生健康局指导下,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与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携手,以“职业健康协同育人,职普融通共筑防线”为主题,借数据监测、案例教学、急救实训等多元方式,探索“技术+健康”育人新路径。
职普携手,车间里共学安全,在焊工、普车实训车间,两校师生开展深度协同实践。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现场演示焊接、车床操作工艺,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分组操作,同步启动6台粉尘检测仪器,在车间开展实时数据采集,分析粉尘浓度与防护措施关联性,并记录职业健康风险点。

在职业健康宣教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学生通过智能交互设备沉浸式体验了机械加工行业的典型职业危害场景。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钟燕老师结合3D动态模型,展示了粉尘、噪音、化学毒物等危害的生成路径与防护原理,直观验证“预防优于救治”的科学理念。“参观了各类防护用具,翻阅了职业健康宣传手册,还通过VR场景体验,让我们对职业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张同学表示。
随后的职业健康教育课上,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师生联袂通过生动的案例与详实的数据,从化学中毒、焊工尘肺、手传振动病、职业性噪声聋、电光性眼炎、职业性伤害六个方面,为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师生详细讲解了机械加工中的健康风险,普及了职业病防治知识。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卫生健康中心张洁琼老师进行烧伤知识专题讲座,系统分析了常见的致伤因素,现场演示了烧伤急救的“冲、脱、泡、盖、送”五步口诀。针对机械加工车间内一些高危的场景,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急救策略。参与职业健康教育课堂的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以前只知道要戴好防护面罩,现在更清楚一旦发生意外该如何科学处理,这样的知识很实用。”“以后要更注意做好职业防护,小事也不能大意。”“真的理解了安全无小事。”……听讲座的同学们纷纷表示。
“期待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带来的专业视角与指导,能够进一步完善我校职业健康教育教学常规,让技能培养和健康守护同步升级,让两校协同育人的成果开启职业健康教育的新篇章。”校长黄立介绍,本次活动搭建了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资源互融、人才共育的创新平台,为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职业健康素养培育提供了实践经验,未来学校将深化职普联合教研机制,将职业健康防护能力培养融入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全过程,为“工匠摇篮”筑牢生命健康防线,真正培育“懂技术、会防护、能应急”的新时代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