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速度+服务温度=项目建设“加速跑”
春意盎然的大地,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3月25日,在新民市举办的2025年重点项目审批推进会暨“企业会客厅”活动现场,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新民市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与10余家企业代表围坐一起,面对面协调解决企业诉求。
遇到问题现场办
当沈阳市鑫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立新抛出“现在我们厂区南侧规划道路缺失”这一问题后,开发区及自然资源局的同志现场办公,经研究后很快调整了道路规划,确保项目投产后道路也能修建完毕。
“原本跑多个部门可能都难以弄清的问题,今天半小时就明确了办理部门和解决办法。这效率,没说的!”王立新为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效率深深折服。
当天,这场别开生面的现场答疑会共解决企业各类难题20余个。
“这样的高效场景,是我们新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新民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民市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聚焦市场主体关切,通过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审批手续并肩办
“过去办手续绕来绕去的,现在审批人员成了‘导航员’。”在新民市政务服务中心“肩并肩”服务专区,沈阳达森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齐昊和审批专员并排而坐,电脑屏幕上跳跃的审批流程图清晰可见。
这种打破传统窗口界限的服务模式,让企业体验从“求人办事”到“并肩作战”的转变。更让企业感到惊喜的是,原本需要月余的搬迁审批,如今通过“拿地即开工”模式,当天就拿到了相关手续,还享受了“送证上门”服务。
在服务创新的背后,是领导干部“换位思考”的深度变革。年初至今,新民市已开展3次“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市长、局长、科长“三级领导干部”26人,化身“办事群众”,在13个部门亲历20项高频审批事项。他们深入政务服务一线,以企业和办事人员的身份体验企业审批、项目申报等流程,亲身感受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优化流程、简化手续,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
项目落地再提速
不断完善“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执行“联审联批+容缺受理”。年初至今,新民市通过组织各审批部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压减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
为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新民市还推出AI智能问答助手“新”易办。依托DeepSeek先进的语义分析技术,快速洞察企业、群众办事想法和要求,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力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个搭载先进算法的智能平台,将解答企业、群众咨询等待的时间压缩了不少。“就像有个‘数字秘书’随时待命。”刚完成环评备案的创业者孙刚点赞道。
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全周期服务体系,新民市为企业、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协同、更为精准的服务,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新民、深耕新民、奉献新民,实现了项目建设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
当“新民速度”遇见“新民温度”,一幅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据悉,2025年新民市已储备重点项目197个,其中,新建项目80个、续建项目52个、储备项目65个。年初以来已实现开复工重点项目47个。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新民在新能源、新材料、原料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