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泰鸿万立登陆上交所主板:20年技术深耕,新能源汽配先锋的进化论

时间:

4月9日,泰鸿万立(603210.SH)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这意味着,又一家来自汽车零部件重镇浙江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资本市场开启新征程。

公开信息显示,泰鸿万立主营汽车结构件和功能件产品。近年公司紧跟头部整车厂商转型步伐,凭借20年的技术底蕴,在新能源汽配赛道崭露头角,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行业领先。随着国产替代步入深度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为国产替代主战场,在行业6.79万亿市场空间预期下,泰鸿万立剑指扩产,积极抢占新能源汽配市场新高地。

20年技术为翼,绑定龙头高速增长

泰鸿万立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湾新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近20年,公司一直专注于汽车零部件领域,目前产品以结构件和功能件为主,主要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等关键部位,其中,结构件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成以上。

泰鸿万立与吉利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众多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或品牌的一级供应商。

根据招股书,近年,公司对吉利集团、长城汽车等前五大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成。与优质龙头深度绑定,为公司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4.7亿元、15.4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3.57%,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排名第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2万元、1.26亿元、1.57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8.52%;毛利润方面,稳中有升,分别为24.07%、24.26%、25.46%。

在愈加内卷的汽车零部件市场环境中,取得如此亮眼的表现实属不易。其增长底气源于公司20年铸造的硬核实力。

泰鸿万立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公司是“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技术丰富,截至2025年3月,公司拥有1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5项。

公司同时建有“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公司实验室通过了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并获得了吉利汽车、广汽集团、通用五菱等整车厂商颁发的供应商实验室认可证书。据悉,CNAS认可通常意味着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生产技术工艺上,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形成了包括“汽车冲压件高效率低能耗自动焊接技术”“大吨位重型车身件冲压应用技术”“自动化冲压生产技术”等在内的自有核心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模具开发能力方面,公司优势突出,内部设有集模具设计、加工、组装、调试、检测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模具事业部,拥有一批专业的模具开发和设计人才。通过自主开发模具,能够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及时响应和协同客户需求。

乘势转型,新能源汽配赛道优势夯实

受益于政策助推,近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年度产量超过1000万辆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动能充沛。

作为配套供应商,泰鸿万立近年来紧跟下游整车厂商新能源转型步伐,目前公司正逐步由以传统燃油车型应用为主转变为以新能源车型、通用车型为主。

要知道,从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转型新能源赛道并非易事,新能源汽车在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结构件设计等方面对传统零部件企业而言门槛更高。

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近年开发了适配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件、功能件,同时研发和应用了紧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的“汽车侧围轻量化技术”“高强度板及制品轻量化技术”等核心技术。

从配套车型来看,公司目前产品配套的整车厂商已覆盖所有主流品牌类型,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以及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具备为传统汽油车型、混合动力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型配套零部件的能力。

招股书显示,公司近年成功开拓与TS公司、极氪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X公司的合作关系,并成为其中多数国产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的一级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也是宁德时代、无锡振华等知名零部件供应商的配套合作伙伴。

反映在业绩上,近三年,公司的新能源相关产品销量展现惊人增幅,成为拉动公司近年业绩高增长的主力。

具体来看,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泰鸿万立新能源车型结构件销量分别为469万件、1584万件、2406万件、1417万件,占结构件销量的比例从7.13%大幅提高到39.13%,其中2022、2023年的新能源车型结构件销量同比分别大增237.36%、51.92%。

新能源车型功能件销量方面,2022年和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54.74%和46%。

扩产蓄势,抢占增长新高地

根据招股书,泰鸿万立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三个扩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拟合计投资11.5亿元。

扩产项目包括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浙江台州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

此时扩产背后逻辑有二,其一,公司目前在浙江、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拥有八个生产基地,但产能利用率已接近上限,为保障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公司亟需通过新建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提升产品交付保障能力和技术水平。

而更深层次的行业逻辑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技术专项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当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初步形成自主创新体系,具备汽车零部件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并实现产品的全面覆盖,正迈入“深度国产替代”的时代。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13万亿元,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据国盛证券近日分析,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下游需求旺盛和产业新趋势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国内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和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智能驾驶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

凭借汽车零部件技术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世界声量渐起,据《美国汽车新闻》近期发布的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较于2023年的13家,中国企业名单再扩容,共上榜15家,宁德时代跃升至第4位,榜单新增国轩高科和三花汽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撬动由国际传统零部件巨头长期霸榜的格局。

面向未来,泰鸿万立将抓住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契机,紧跟整车厂商转型步伐,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份额,力争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领先者”。(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